厦门“打工人”加班知多少?!这些行业是“重灾区”
东南网1月15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) 在这个气温屡创新低的冬季,连续几起互联网公司员工加班或上班中猝死,让这个冷冬寒意更浓。谁来关心“打工人”,厦门“打工人”的加班情况又怎样?
记者调查发现,“加班”并非互联网公司的“专利”,厦门“打工人”加班情况也非常普遍,不少人加班成常态,一周总要加班几次,甚至周末无休。而加班的薪资很多时候也是老板“看心情”,不少公司没有专门的加班制度,加班常有而加班费不常有,“加班型穷人”大有人在。
吐糟 加班几乎成了工作常态
小赖在观音山一家企业上班,已经参加工作五年了,从主动加班到被动加班,加班已经成了她的生活常态。“刚开始上班的时候,总想着多做点事情,多学习一些,所以公司需要加班我总是自告奋勇。”小赖还记得,工作第一年,有时候会和同学、朋友相约下班后撸串、烤肉,但看到同事们还在工位,初出茅庐的她不敢轻易走,差不多每天都要被迫加班个把小时。
随着业务渐渐上手,小赖开始主动请缨加班。节假日大家没空值班,没有男友的她主动请缨,只要工作上有需要,她几乎是立刻投入工作,一定要把手头工作搞定才走。
这样的投入工作,得到了应有的回报,她两次被评为部门先进,在部门同事中评级最高,五年来加薪三次。当然,“副作用”也非常明显,每当她试图想要拒绝加班,部门经理就会觉得她工作态度不积极,节假日不想再值班,却被有的同事看成是挑肥拣瘦。
“加班那么多,除了三次加薪,加班费几乎没有,不想加班就得把工作带回家,私人时间都快没有有。”小赖说,公司有规定加班可以补休,但那根本就是摆设,有两次她通宵做标书最后也是一天也没多休,最近她正在投简历换工作,加班与否是她考量的重要因素。
调查 近九成上班族难逃加班
事实上,像小赖这样备受加班困扰的白领并不在少数,让都市白领深恶痛绝的“996”“007”等加班状态,不仅存在于互联网企业,而是遍布于各行各业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,厦门职场也不例外。
Boss直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只有10.6%的职场人基本不加班,近九成人都难逃加班命运。其中45.5%的职场人每周加班2到3天,更有24.7%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加班。
吕岭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曾经对厦门职场加班情况做过调查,相关负责人温先生表示,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,90后面临的加班情况最为严重,而且年龄越小的群体比例越高,接近一半的95后几乎天天加班,而在基本不加班的人群中,90后所占比例最低。
虽然休息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,但BOSS直聘调查显示,仅有36.2%的职场人拥有双休日,高居休息日鄙视链的顶端。另有33.6%的职场人享有“准双休日”,即一周单休,一周双休。有5.4%的职场人没有固定的休息日,几乎全年无休。
看来大家都一样,加班主要发生在职场新人身上,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会有所缓解。很多人说,现在下班早回家不过就是换个地方再工作,小时候放学第一个冲出去的人,工作后却不敢第一个下班了,加班已经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一种职场常态。